安全过冬防“中风”,谨记“3-3-3”“1-2-0”

妇科 朱艳 发布于:2022-11-29 点击 4048 次

寒潮来袭,本周即将开启“速冻”模式!

天寒地冻,人们往往通过摄入高热量食物御寒,但如果不注意控制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会加大心脏病、卒中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冬天,身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受冷空气刺激后血管骤然收缩血压升高,血液黏滞度增加,心脏负荷加大,增加了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概率。据研究,气温每降低10℃,收缩压上升6mmHg,高血压、脑卒中(俗称中风)发病率在冬季骤升。因此,冬季高危人群应加强防范,具体应注意哪些呢?

起床“三部曲”

清晨是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和卒中等疾病的高发时段。如果起床又急又快,一睡醒就匆匆起床穿衣,人体交感神经系统被迅速激活,易发生体位性高血压(血压由卧位转为直立后的3分钟内收缩压升高>20mmhg)。加之人体一晚上处于静止状态,血液黏稠度增高,血管阻塞发生概率大,有可能加剧供血不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平卧三分钟。起床前让自己完全清醒,在平仰卧情况下,在床上躺一会儿,待脑子思路清晰,适应从睡觉到清醒的状态,再缓缓从被窝里坐起来。

半卧三分钟。从被窝里坐起来后,应呈半卧状,持续2-3分钟,再将双脚移至床沿,睁眼静坐三分钟,使自己完全清醒过来。

静坐三分钟。此时一般已完全清醒,身体各部分也都反应正常,这时便可以缓缓起身,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1-2-0”原则

“1”早晚多喝1杯水。凌晨时刻,血液流动缓慢,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晨起喝一杯温开水,有助于稀释血液,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夜间人体血流速度减慢,血液黏稠度增高,极易形成血栓性疾病,睡前饮用适量温开水可稀释血液,预防缺血性卒中。

“2”外出带上两件套。气温过低时,血管会收缩,引起血液循环不畅,疾病发生概率高。气温较低出门时尽量戴帽子、围巾。

“0”多吃圆形的果蔬。有研究表明,多吃白色果蔬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所谓白色果蔬,是指果肉部分为白色的食物,包括苹果、梨等圆形白色果肉的水果。

脑卒中虽然后果严重,如果发现及时,治疗及时,有些症状可以逆转。牢记FAST识别法,一旦出现早期表现,务必迅速就医。

F-Face(脸):一侧面部下坠,口角歪斜;不能微笑。

A-Arms(胳膊):肢体软弱无力;两只胳膊不能抬起。

S-Speech(言语):言语不清。

T-Time(时间):如果察觉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须抓紧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

(妇科 朱艳)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
(扬州市红十字医院、扬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扬州市儿童医院)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432号

本站文字、图片、视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