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变成人生的终点站

骨科 陈智博 发布于:2023-08-16 点击 4286 次

在我国,60岁以上老人骨质疏松患病率约36%,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是骨质疏松性骨折,如果发生在髋部,1年内死亡率高达8.4%—36%!

骨质疏松与“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的渊源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原发性骨质疏松好发于绝经后女性和大于70岁的老年男性,继发性骨质疏松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骨代谢性疾病、使用激素等药物有关。随着年龄增加,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越来越高。目前,我国有骨质疏松症病人近1.5亿,到 2050年将激增至2亿多,占总人口的13.2%,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统计,45岁以上骨折患者中,75%与骨质疏松症有关,且在跌倒后极易发生髋部骨折。

因年龄、身体机能等原因,髋部骨折的高龄老人由于担心手术的风险而选择长期卧床,会产生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褥疮等并发症,而其中任何一种并发症,都可危及生命!因此,“髋部骨折”也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如何降低“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的死亡率?

针对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国家卫健委专门发布了《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与管理指南(2022年版)》,提出针对老年髋部骨折,要在多学科团队积极参与下,结合医疗机构的特点,覆盖急诊处理、院内治疗、院后康复、再骨折预防等全部过程,从而降低髋部骨折的死亡率。

防治骨质疏松,老人可以做什么?

1.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多晒太阳。晒太阳时充分暴露皮肤,不能隔着玻璃晒太阳,时间至少15分钟。老年朋友夏天避免长时间暴晒,以免中暑。

科学饮食。多吃含钙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以及鱼、鸡、牛肉等。绝经后女性及老年男性,接受骨质疏松治疗时,如饮食中钙摄入低于700mg/d,建议使用钙补充剂。

2.科学合理运动。

老年人运动量不易过大,根据自身体能选择运动方式。充分热身很关键,避免运动量过大,动作过快,运动幅度循序渐进,强度适中,量力而行。可开展增强肌肉力量、柔韧性、协调性、平衡能力、步态稳定性和灵活性训练,从而减少跌倒的发生。卧床肢体部分失能的老人,可做卧床下肢肌肉等长运动——下肢伸直,大腿前后肌肉用力绷起,其中大腿前方的股四头肌更为用力,让髌骨上移,维持2秒后放松,再进行下一组运动。

行动不便的老人应配备适宜的拐杖、助行器,并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便于取用,老人应按需佩戴适合的眼镜、助听器等辅助工具,穿宽松合身的服装,舒适低跟防滑的鞋子,防止跌倒发生。

3.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

骨质疏松早期疼痛表现常不典型,常见疼痛部位发生在腰背部,需要去医院作骨密度检查。一旦确认为骨质疏松,除调整生活方式、预防跌倒,还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维生素D,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并积极治疗原发病。

温馨提示:“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目前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50岁以上人群应重视骨密度筛查,积极防治“骨质疏松症”。同时,高龄老人“不能开刀”的观念必须改变——如果意外骨折,应尽早到医院检查,若身体条件允许,应及早手术治疗。

(骨科 陈智博 审核 王加宽)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
(扬州市红十字医院、扬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扬州市儿童医院)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432号

本站文字、图片、视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