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报告后面的“眼睛”

发布于:2023-12-11 点击 2694 次

生活中,不少读者朋友在发烧、咳嗽前去医院就诊时,医生常常嘱咐“去查个血象”。所谓“血象”,就是医学上的“血常规”,是临床最常见的检验项目之一,在感染性和血液系统等疾病诊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学进步,血细胞分析仪的使用不仅能对血液标本进行计数和分类,也能对标本中出现的各类异常细胞进行报警提示,大大提高了检验工作能力。

但迄今为止,再精准的血细胞分析仪对疾病的诊断也只是一种筛查手段,当血细胞形态发生变化超过仪器分析能力等情况时,检验人员会通过“血液标本涂片染色显微镜检查”这双“眼睛”,进行精准判断,为临床医生诊断提供参考。

为保证血常规报告的质量,医院检验科还会制定复检规则,通过对仪器检测结果的一些数据分析及报警提示,对符合复检规则的标本进行涂片染色镜检,或抽检一些“阴性”标本,通过血涂片显微镜镜检与仪器分析结果比较,计算出“真阳性率”“真阴性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实现对仪器状态和性能的监控,确保血细胞分析仪的结果准确性。

通过上述简单介绍,大家现在应该知道:一张血常规报告单不仅仅只是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结果,还有检验人员对仪器监控结合血涂片染色镜检等环节,才最终发出一张合格的检验报告单。

(检验科 赵桂平)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
(扬州市红十字医院、扬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扬州市儿童医院)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432号

本站文字、图片、视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