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1)》问答(五)

信息科 发布于:2012-05-03 点击 16526 次

25.妇幼卫生体系建设进展如何?

妇幼卫生体系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之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不同于医疗诊治和卫生防疫系统的独立体系。它以妇幼保健专业机构为核心,以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以大中型综合医疗机构和相关科研教学机构为技术支持;具有遍布城乡、分层负责、各有侧重、根在基层的特点,为妇女儿童提供从出生到老年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服务。

妇幼保健专业机构是妇幼卫生服务体系的核心。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是由政府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公共卫生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辖区妇幼保健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服务提供者。妇幼保健机构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发展方向,以群体保健工作为基础,为妇女儿童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计划生育咨询指导、妇女儿童常见病筛查、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在切实履行公共卫生职责的同时,适当开展妇女儿童常见病诊治、助产技术服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孕产期并发症和合并症诊治等与妇女儿童健康密切相关的基本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作为妇幼保健三级网的“网底”,承担基本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计划生育等生殖健康相关服务以及妇幼卫生基础信息收集等职责。妇产医院、儿童医院、综合性医院妇产科和儿科重点提供孕产期保健、助产技术服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妇女和儿童疾病诊治等医疗保健服务。

截至2010年,全国共有妇幼保健机构3025个,妇产医院398个、儿童医院7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3万个,乡镇卫生院3.8个,村卫生室64.8万个。2005-2010年,全国妇产科和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由22.4万人增长至36万人。妇幼保健机构工作人员由18.8万人增长至24.5万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均有专兼职妇幼保健工作人员。妇女儿童医疗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保障水平有所提高。

26.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进展如何?

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建立了妇幼卫生年报信息系统。1986年建立起全国出生缺陷监测网,1989年和1991年分别建立了全国孕产妇死亡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为整合资源、提高效率,从1996年开始,出生缺陷监测网、孕产妇死亡监测网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实现“三网合一”。目前监测区县达到336个,覆盖人口1.4亿,出生缺陷监测医院783个,在64个区县开展了出生缺陷人群监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妇幼卫生监测网络。2005年建立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监测信息系统。随着电子信息化的发展,监测报告手段明显改善,除年报外均已实现网络直报妇幼卫生信息,大大提高了信息上报质量和效率。多年来,全国妇幼卫生监测中的相关数据已被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妇儿工委以及相关国际组织所采用,妇幼卫生信息为各级政府制定卫生政策特别是妇幼卫生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27.妇幼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是什么?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与探索实践,中国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妇幼卫生事业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中国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与广大妇女儿童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不相适应,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妇幼卫生在城乡、地区和人群之间存在明显差距,改善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以及流动人口中的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成为妇幼卫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二是妇幼卫生体系建设滞后,服务网络不够健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基层妇幼卫生服务能力不强,服务质量不高,尤其是贫困地区、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妇幼卫生服务可及性差、利用不足。三是妇女儿童健康问题依然突出。妇女乳腺癌、宫颈癌和艾滋病、梅毒等重大疾病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早产、肺炎、先天性心脏病等仍是儿童死亡主要原因;随着儿童死亡率的下降,出生缺陷作为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四是投入不足,尚未建立稳定的妇幼卫生投入和补偿机制。

28.妇幼卫生事业发展面临哪些机遇?

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目前,中国妇幼卫生事业正面临难得的国内和国际发展机遇。从国内情况看,深化医改是全面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重大机遇。一方面,妇幼卫生作为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财政投入力度会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深化医改的各项政策措施为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国家“十二五”规划以改善民生为核心,将妇女儿童主要健康指标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达到74.5岁,孕产妇死亡率降到22/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到14‰,婴儿死亡率降到12‰。国务院刚刚发布的新十年的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也将妇女儿童健康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内容列入其中。从国际形势看,国际社会对妇幼健康的高度关注,为发展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创造了重要机遇和良好氛围。2010年9月联合国在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启动了“妇幼健康全球战略”,改善全球妇女和儿童健康,减少孕产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推动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再次庄严承诺,中国将继续履行国际责任,积极参与有助于提高妇幼健康水平的国际合作,尽最大努力保障妇女儿童健康,履行政府应尽的责任。

29.“十二五”时期妇女儿童健康目标和举措有哪些?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将“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达到74.5岁”列为主要目标。规划明确提出,孕产妇死亡率降到22/10万,婴儿死亡率降到12%。加大出生缺陷预防力度,做好健康教育、优生咨询、高危人群指导、孕前筛查、营养素补充等服务工作,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农村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规划还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涉及妇女儿童健康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是免费提供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二是实施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30.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提出的健康指标有哪些?

妇女健康主要目标:1.妇女在整个生命周期享有良好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妇女的人均预期寿命延长。2.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0/10万以下。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差距,降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3.妇女常见病定期筛查率达到80%以上。提高宫颈癌和乳腺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4.妇女艾滋病感染率和性病感染率得到控制。5.降低孕产妇中重度贫血患病率。6.提高妇女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7.保障妇女享有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权,减少非意愿妊娠,降低人工流产率。8.提高妇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

儿童健康主要目标:1.严重多发致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逐步下降,减少出生缺陷所致残疾。2.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0‰和13‰以下。降低流动人口中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减少儿童伤害所致死亡和残疾。18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6。4.控制儿童常见疾病和艾滋病、梅毒、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性疾病。5.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5%以上。6.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以县为单位降低到1‰以下。7.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控制在4%以下。8.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9.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控制在12%以下,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3。10.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控制在7%以下,低体重率降低到5%以下。11.提高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控制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龋齿、超重/肥胖、营养不良发生率。12.降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儿童精神疾病患病率。13.提高适龄儿童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14.减少环境污染对儿童的伤害。

31.“十二五”时期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十二五”时期,妇幼卫生事业担负着继续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保障生殖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重大责任。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妇幼卫生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

一是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是中国妇幼卫生工作几十年理论与实践、经验与教训的总结,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妇幼卫生工作改革与发展的指南,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

二是贯彻“一法两纲”,依法推动发展。“一法两纲”是推动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维护妇女儿童健康的重要保障。贯彻落实好“一法两纲”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责。

三是坚持分类指导,实现协调发展。切实把妇幼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基层,把更多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到基层与贫困地区,更加关注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妇幼卫生工作协调发展。

四是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的基础设施、人才队伍等方面的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满足妇女儿童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
(扬州市红十字医院、扬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扬州市儿童医院)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432号

本站文字、图片、视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