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后的“幼儿园杀手”——疱疹性咽峡炎

徐旸 刘素琴 发布于:2021-07-09 点击 10272 次

“班上好多孩子请假了,我家孩子今天也发烧了,喉咙疼,流口水,医生,这是怎么了?”入夏又逢梅雨,进入每年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了,近来我院因该病前来就诊的患儿激增。

疱疹性咽峡炎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咽峡炎,该病虽不被列为传染病,但传染性极强,春夏季流行。该病可由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接触口鼻分泌物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等途径传播。幼儿园儿童聚集,常分享玩具,加之该病有3-5天潜伏期,所以常聚集性发病,患儿和隐性感染者感染后可获特异性免疫力,对同种病毒产生免疫,但不同的病毒间不能产生交叉免疫,所以患儿可因感染不同种类病毒而重复发病。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有以下表现:

1.突然高热,反复难退,体温37.7—40℃,少数达41℃甚至更高,可并发惊厥。

2.咽痛、流口水、不敢吞咽、烦躁不安、哭闹不止。

3.咽部充血,有散在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多见于咽腭弓、软腭、悬雍垂及扁桃体上。1—2天后破溃形成小溃疡。

该病一般在 1 周左右自愈,极少见严重并发症及重症病例。

划重点:手足口病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与疱疹性咽峡炎相似,临床也可表现为咽痛、烦躁、哭闹,发热多为低热。除口腔疱疹外,手、足、臀等部位也出现皮疹。但是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占比较高,少数患儿特别是3岁以下的孩子可能引起心肌炎、神经源性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由于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早期表现相似,所以诊断疱疹性咽峡炎后,家长仍不可掉以轻心,仍需观察有无手、足、臀部皮疹。

疱疹性咽峡炎暂无特效药物,早期发现重症并及时就医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在3岁以下,家长要特别注意,如果有以下症状:高热不退、精神萎靡或烦躁、睡眠中惊跳、喷射样呕吐,请立即带孩子看急诊。

疱疹性咽峡炎的护理方法:

1.避免交叉感染,做好呼吸道隔离,居家隔离 2 周。

2.注意休息,室内空气清洁流通。

3.清淡饮食,避免过烫、辛辣、酸、粗、硬等刺激性食物。流食或半流食、少食多餐。

4.饭后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年幼儿生理盐水擦拭口腔)。

5.衣被不宜过厚,鼓励患儿多饮水,及时更换汗湿衣物;勤监测体温,体温 38.5 ℃以上应予物理降温。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1.增强体质。日常户外运动,如慢跑、游泳、跳绳,增强体质,提升抗病能力。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期间,不要去人群集中的地方。

2.注意卫生。勤洗手、洗澡,勤换衣物,勤晾晒被褥。注意口腔卫生。

3.增加营养。均衡膳食,多吃鱼、蛋、瘦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及新鲜瓜果。

4.主动免疫。目前社区医院有肠道病毒EV71疫苗可接种,虽不能预防所有疱疹性咽峡炎,但可明显减轻孩子症状,大大降低重症风险。

(儿科 徐旸 刘素琴)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
(扬州市红十字医院、扬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扬州市儿童医院)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432号

本站文字、图片、视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