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期遗尿,不干预或遗憾终生

郭小梅 发布于:2021-04-26 点击 11715 次

尿床是个很隐私的问题,但其实在生活中很常见。很多家长不以为然,认为“长大自然就好了”。确实,约15%遗尿症患儿可自然痊愈,但如果不治疗,约0.5%—2%的患儿遗尿症状可持续至成年。举几个例子:

病例1:6岁小宝几乎每天尿床,每晚要叫醒排尿1-2次,在幼儿园常尿裤子,还常因和小朋友打架被“叫家长”。身为护士长的妈妈对小宝极具耐心,可是小宝的情况并没有改善,一次次面对老师的责问,婆婆认为“尿床多打几次就会长记性了”,丈夫由暴躁慢慢变为沉默,无助的妈妈只能一个人带小宝来到遗尿专科。

病例2:10岁的小明幼年一直用尿不湿,全职妈妈认为这样不干扰孩子睡眠。上幼儿园后,老师发现小明午睡尿床,建议家长训练孩子排尿,可是妈妈发现夜间根本叫不醒小明,只好每晚起来抱着睡得迷迷糊糊的小明去排尿,即使这样小明每周还会尿床3-4次。孩子越来越大抱不动了,洗床单也洗累了,于是妈妈带小明来寻求帮助。

病例3:13岁丽丽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幼年以来一直尿床,每周2-3次,丽丽爸爸小时候也尿床,妈妈以为丽丽大了就会好的,可老师反映丽丽功课跟不上,性格孤僻,在学校不和同学交流。在妈妈诉说、抱怨时,丽丽坐在对面脸转向窗外,一言不发,当建议她做一些常规检查时,丽丽突然起身离开,拒绝做任何检查……

儿童3岁时就可以控制排尿,如果3~4岁偶尔尿床,家长不必过于担心,但如果大于5岁的儿童,每周睡眠时不自主排尿≥2次,并持续3个月以上,在医学上就认为是夜遗尿症。

尿床虽不会对孩子造成急性伤害,但长期尿床会导致患儿信心丧失、焦虑,影响人际关系及学习成绩,还可能导致情感及躯体上的虐待。一项对8—16岁尿床儿童的调查显示,尿床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对儿童心理产生的创伤是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吵架的第三大事件。因此,儿童遗尿症一经确诊需尽早进行治疗,家长切勿抱“观望”的态度。

遗尿症的诊断

儿童遗尿症与膀胱功能障碍、睡眠觉醒障碍和心理问题等有关,涉及各系统、多重内分泌机制,需到专科就诊。医生会询问孩子开始尿床的时间、尿床频率、是否有一段不尿床的时期、晚上容不容易唤醒、睡眠情况、白天排尿情况、排便情况、饮食习惯、学习情况、是否有心理行为异常、既往治疗情况、家族史等,还需要完善相关检查(如尿常规、泌尿系统B超、心理行为评估量表等检查)。家长可记录孩子的排尿日记,帮助医生判断潜在病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遗尿症的治疗

包括基础治疗、药物治疗、遗尿报警器、行为治疗、中医药治疗等,医生在评估后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基础治疗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包括正确认知、饮食作息调节等,要重视基础治疗。饮食作息调节可帮助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白天正常喝水、规律排尿;不吃含茶或咖啡因的食物或饮料;晚饭清淡,少盐少油,饭后不要剧烈活动或过度兴奋;睡前2—3个小时不要喝水或进食。

遗尿症治疗前需进行相关专科检查,治疗过程需医师、家长及患儿积极配合。家长要认识到夜间尿床不是孩子的错,不要责罚孩子,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减轻心理负担,积极参与治疗。

给家长们的提醒:一定要正视和重视遗尿症,及时科学治疗有益于患儿身心健康,若发现孩子尿床,应尽早咨询医生,及时干预,给孩子营造一个好梦童年和美好的未来。

儿科肾脏专科 郭小梅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
(扬州市红十字医院、扬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扬州市儿童医院)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432号

本站文字、图片、视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