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托起生命之重 用心谱写历史华章

信息科 发布于:2014-09-29 点击 11360 次

——“妇幼人”的跨世纪接力

信息科 葛兰

  历史对于后人可能只是一段故事,但对亲历者来讲不仅充满着喜悦与艰辛,更是一种见证。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一群以上海惠生助产学校为主要力量的医务工作者们响应国家号召,怀揣支援苏北建设,服务苏北人民的理想,告别故乡和亲人,满载几船药品和器械来到地处苏北的扬州,成立了苏北妇幼保健院即扬州妇幼保健院的前身。当时,整个苏北经济十分落后,医疗资源稀缺,诊疗水平低下,特别是妇女儿童的健康状况堪忧。医院的建立,为苏北地区的妇女儿童带来了福祉。医院发展至六十年代,已具相当规模,汇聚了中医名家任达然、儿科专家何天禄、妇产科专家袁宝畴、内科专家许汉三等一批专家,甚至有部分留学英、美、日、德的专家。像他们一样,药学专业毕业的母亲随军医转业的父亲一起毅然告别了上海大都市的优越生活,来到苏北妇幼保健院,落户于扬州这片热土,一干就是一辈子。这群第一批“妇幼人”用高尚的医德与精湛的医术,为苏北广大妇女儿童诊治疾病,送医送药到厂间田头,普及新法接生,下农村进行妇女病普查普治,大力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创办助产学校,培养后备力量。据母亲回忆,由于当时医院少,而妇幼保健院又是专家云集,名医荟萃,所以每天诊疗量非常大。老院长张志粹当时已是有名的妇产科专家,每天从一开诊一直诊疗到下午,中午只是简单地吃点夫人薛大姐送来的中饭,又继续为已拿了号的患者诊治。临床医师早查房后,马上去门诊接诊。何天禄主任和现在已是市区儿科首席专家的周大博组成当时最强的儿科阵容,他们的诊室常常是人满为患,求医者络绎不绝。那个年代没有先进的诊疗设备,没有舒适的工作环境,有的只是对生命一视同仁的尊重、对病人如亲人的工作热情、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长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当时,产科还没有B超、胎心监护仪等检查设备,妇产科医护人员靠“一支听筒打天下”,实际上靠的是对产妇及胎儿高度的责任心和过硬的医疗技术水平。妇产科专家肖国魁在下乡出诊中发现一名横位难产产妇已是命悬一线,如不及时手术,产妇和腹中胎儿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没有交通工具,他当机立断向老乡借来平板车拖着产妇踏着泥泞的道路火速来到医院,立即上台进行手术,确保了母婴平安。这样的故事在妇幼每天都能上演。为抢救儿科小患者,儿科医师连续几天几夜不合眼,甚至累倒在病人的病床前。说实话,在当时能供子女读医科大学甚至留学海外的家庭大多殷实,初到扬州时大多数专家都带着保姆,但他们深知一旦从医,便踏上了一条充满艰辛但无尚光荣的道路。人的一生中可能扮演着多种角色,但到了患者面前只能是一种角色,就是“医者”。医者仁心,仁者爱人。以医技普济众生,缔造生命,守护健康。这就是妇幼人的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

  六十年代末,妇幼人又听从国家召唤,开展了“巡回医疗”,即送医送药下乡,服务于广大农村。大部分医护人员举家迁移,义无返顾地奔赴扬州郊区、宝应、高邮、兴化等基层农村,加入到当地卫生医疗机构继续着他们治病救人的事业。“医生脚下有多少泥土,才知道百姓心中有多少期盼”,像蒲公英把种子传播到四方一样,妇幼人把先进的医疗技术与理念,更把“情系病人,心系患者”妇幼精神带到了基层农村。不仅带动了当地医疗机构水平的提高,更传达了党和政府对百姓的关心。在父母当时工作的双桥卫生院,至今乡里的许多老人都记得当时“老保健院”的医生们,甚至能一口报出他们的名字,流传着他们治病救人的故事,他们用爱心播下的种子已然生根、发芽,开出了绚烂的花朵。妇产科专家顾馥琴在巡回医疗过程中,发现许多农村妇女由于多胎妊娠、创伤性分娩及干过重体力活等原因引起子宫脱垂,严重影响她们的身心健康。随即在当地开展妇女病普查,进行预防子宫脱垂的科普宣传,为重度子宫脱垂患者施行独创的“子宫悬吊”术,大大提高了妇女生活质量,在当地传为佳话。

  时间在无限张力中行驶,忠实地记录着妇幼保健院的发展轨迹。由于历史原因,“巡回医疗”后,医护人员分散到各地,保健院处于解体状态,医院的牌子由市人民医院代为保管。1982年10月,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正式恢复建院。许多“老保健院”的医护人员又重新聚到一起,以极大的热忱开始了新的创业。创业的艰辛可想而知,资金缺乏,人手不足,但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妇幼人”创业的激情。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很快医院业务就得到迅速发展。这时我也有幸加入到这个光荣的集体中,虽然没能直接从事临床工作,但行政后勤工作同样是在为患者服务,也同样见证了妇幼保健院的再次辉煌。医院复建院初期,受条件限制,仅有病床100多张,不能满足患者需求。又时值生育高峰,产科加床随处可见,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非常大,特别是妇产科医护人员常常是“连轴转”,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但大家始终牢记“一切为了病人”这一宗旨,在这个被喻为生命的摇篮的地方迎接新生儿的降临;从死亡线上挽救患儿的生命,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当初的誓言。名誉院长、妇产科专家张志粹主任医师作为妇产科学科方面的带头人,更是身体力行,恪守着至精至诚的行医之道,不顾七十多岁的高龄,仍奋战在医疗一线。他说过,“不管水平多高,要时刻牢记自己永远是个服务者”。我曾亲眼目睹张院长接诊过程:不厌其烦认真倾听患者主诉;诊察病情十分细致,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对待病患态度和蔼,让人如沐春风;用药慎重,仔细考量。整个过程充分体现出对病患生命的尊重、对职业的敬畏。记得有一次,医院组织我们年轻人替张志粹院长搬家,当时的情形我记忆犹新。他家里没有什么贵重之物,甚至连件像样的家俱都没有,最多的、最值线的就要数那一箱箱摆放得整整齐齐的医学书籍。衡量一名医生的成功不是金钱、地位和权力,而是医术、贡献和口碑。老一辈医务工作者们就是这样甘于清贫,将仁心仁术奉为人生信条,不求回报地奉献着自己。回想当初,我们在踏上医疗战线时也曾怀着同样的理想。而理想不仅仅是让我们去追求、去实现,因为它的存在,使我们实现的过程变得更加纯净。

  进入二十一世纪,新一代妇幼人秉承老一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历史传承中扬弃,在改革发展中嬗变,开辟了妇幼保健事业的新天地。特别是近十年医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保健、教、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承担了扬州地区“二市、一县、三区”妇幼保健业务的指导及妇女儿童危重症救治工作。

  至今,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已走过六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一辈辈妇幼人用生命之爱,用赤诚之心,用真情服务于这片热土。任时光苒荏,岁月蹉跎,物是人非,不变的是“情系病人,心系患者”和“求精、求新、求实、求诚”的妇幼精神,它将一代代地接力下去。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
(扬州市红十字医院、扬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扬州市儿童医院)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432号

本站文字、图片、视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