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命的“社交癌”

信息科 发布于:2014-02-27 点击 6115 次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 副主任医师 徐扬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指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包括尿失禁(SUI)、盆腔器官脱垂(POP)、粪失禁、女性性功能障碍(FSD) 和慢性盆腔疼痛。临床主要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

  美国一项2万4千多人参与的的流行病调查中,46%的妇女有盆底功能的问题。英国医生调查了1万5千多名妇女,4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34%患病。我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40岁以上妇女大约50%存在不同程度的尿失禁。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一种常见而未被充分认识的疾病,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妊娠、分娩造成的盆底支持结构损伤。如果盆底肌肉因妊娠与分娩受损伤不能及时恢复,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生理功能的下降,相应并发症会越来越严重,而最后只能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不但医疗费用增加、痛苦增加,而且治疗效果也不理想。此外,流行病学调查还表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与肥胖、绝经以及呼吸系统疾病、便秘、盆腔手术史等有关。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成年女性的发病率约在20%~40%水平,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临床医师对于疾病的危害性认识来自于流行病学研究资料。美国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为2%~46%, 2002年美国用于尿失禁方面的费用高达163亿美元,远高于血液透析加冠脉搭桥的费用。除了治疗,吸湿物品(尿垫)方面的花费也很大,还有约1/3的患者未就诊。全美国有近20万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在经济发达国家的调查资料表明,尿失禁比高血压、抑郁症和糖尿病等更常见,医疗费用已远高于冠心病、骨质疏松症和乳腺癌等,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5种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虽然盆底障碍性疾病不像心、脑血管疾病、癌症那样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但它却影响着病人的生活与人际交往,使其产生自卑与情绪沮丧、食欲、性欲低下等身心障碍。子宫脱垂的患者常发生阴道口有物脱出,影响行走,伴有下腹坠胀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喷嚏、大笑甚至行走时发生不自主的漏尿。急迫性尿失禁患者主要表现为强烈尿意或尿急感,尿不自主排出,常伴尿频、尿急、夜尿和排尿不能自控。

  这类疾病虽然“不要命”,但严重影响了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特别妨碍女性的工作和社会活动,有人甚至将这称为“社交癌”。 

  欧洲具有25年历史并经大量临床效果验证的康复技术,以手法治疗、电刺激、生物反馈相结合,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在欧美及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普及产后42天常规盆底肌肉训练,大大降低了盆底器官脱垂以及尿失禁等疾病的发生率。同时,可唤醒盆底的神经和肌肉,使阴道更好地恢复到紧缩状态,从而增进性快感和性高潮、提高性生活的质量。

  我国由于社会关注度低,缺乏知识普及,或者由于羞怯等原因,患者就诊率很低。在卫生部妇社司的支持下,由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开展的“中国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项目”已在全国开展。各地积极开展盆底疾病的筛查和康复治疗,如果患者发现阴道有堵塞感,大小便或用力时有块状物突出外阴,或尿频、尿失禁等症状,要及时就诊治疗。

  该病与妊娠、分娩密切相关,及时进行产后盆底肌肉评估检测并开展康复训练,是极其重要的预防方法。2013年12月,江苏省卫生厅文件(苏卫社妇函[2013]51号)规定“产后42天盆底功能评估”作为必查项目。在预防工作中,医务人员着力进行健康教育,对妇女进行分娩、康复等相关健康知识讲解和科学指导。建议女性清淡饮食,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防止因便秘而引起的腹压增高。产后常规进行盆底功能筛查,及时进行康复训练,避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我院作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开展的中国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项目医院,已成立扬州市盆底功能诊疗中心。本中心以盆底功能检查、盆底功能诊断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以及腰盆腹动力评估与治疗为主要内容。为全市及周边地区的女性服务,全面开展盆底疾病的筛查和康复治疗。初步建立对扬州基层医疗机构进行网络多科和上下级医院会诊网服务流程。做到随时记录,网络管理及时,定期反馈诊治情况。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
(扬州市红十字医院、扬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扬州市儿童医院)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432号

本站文字、图片、视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