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医者 学会说话 

信息科 发布于:2013-10-08 点击 5154 次

  著名学者于丹说过:“一名优秀的医生,一定要是一个出色的心理医生。”“医生看病要多用点时间听听患者的‘废话’,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对患者身心康复大有裨益。”

  古希腊医学先驱希波克拉底曾说过,医生有三件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语言排在了首位,可见其作用之重要。 

  在医疗工作中,医生态度和善,言语贴切,会使患者如沐春风,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赖,极大缓解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正确对待自身疾病,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妥善治疗,取得更为良好地疗效。如果医生不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对待患者爱理不理,则不仅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也无益于其早日康复,而且,还可能造成医患纠纷,给医生本人及医院带来不良影响。 

  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要学会说话,就必须掌握高超的沟通技巧。一是学会耐心倾听,这是我们常常因为繁忙而忽视了的。二是学会接受,无条件接受病人,不能有任何拒绝、厌恶、嫌弃、不耐烦的表现。三是多加肯定,肯定病人感受的真实性,不可妄加否定。四是适时澄清,弄清事情的实际经过以及事情过程中病人的情感体验和情绪反应。五是善于提问,尽可能不安教科书和病史格式化的固定顺序提问。六是正确重构,把病人说过的话用简单而通俗的语言加以复述但不改变病人的意图和目的。六是必要的代述,有些想法和感受是病人不好意思说出来至少不便明说,然而憋在心理却是一种不快。还有是适时鼓励病人积极与病魔斗争及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的想法等等。     

  在临床工作中还应当深知:尊重和理解是医患沟通的基础,对于患者的称呼,应该称呼其姓名,或者以“大伯、大妈、大叔、大姐、兄弟”等代之,切忌直呼“哎”、“喂”等;微笑也是重要的沟通方式,患者来就诊,先问一声好,诊疗检查前说明原因、有关程序、诊室位置、注意事项等,给患者特别是身边无亲人或行动不便的患者在住院时给予周到的关心和照顾。当患者感到紧张、痛苦时,轻握其手,或给予适当的抚摸,对重症患者或小患者,更要像一家人一样劝慰、鼓励,帮助他们除去一切心理包袱。 

  治病先治“心”,医生要保持一种良好的职业心态,尽量多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争取做好每一个细节。这样,其“说话”水平会不断提高,医院也会多一些温馨、和睦的气氛,患者就医才能少些痛苦、多些微笑,也多了一份康复的“良药”。能不能做到这一点,不但能看出一名医务人员的个人品质,也体现了一个科室、一家医院的文化。“言不在多,有爱则灵。” 优秀的医疗技术、高新的医疗设备,并不总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医生良好的语言,不是药物胜似药物,不仅可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还可让他更加配合治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当今社会倡导人性化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正如越来越多的人所意识到的,医务人员不能只是注重自身医技水平的提高,还必须有意识地多学习,掌握如何“说话”,努力运用好“语言”法宝。

计划生育分部:陈翠芬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
(扬州市红十字医院、扬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扬州市儿童医院)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432号

本站文字、图片、视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谢谢!